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来源:中华大课堂浏览数:7206次
一、机械功能 1.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杠杆不水平也能处于平衡状态 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4.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5.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 ①有力 ②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 6.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7."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8.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9.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10.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11.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12.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 二、热学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3.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6.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8.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 9.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 1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11.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三、压强知识 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 g/ cm3 2. 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 3.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4.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5.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减小受力面积 6.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 ①同一液体 ②液体静止 8.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9.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10.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1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12.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13.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 = 重力 14.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 = V物 15.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上一篇: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下一篇: 要想肺脏好,这些要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