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礼仪用语来源:中华大课堂浏览数:8714次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方面的内容。礼仪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下面是为大家编辑的中华传统礼仪用语,欢迎阅读。 礼貌用语 初次见面曰:久仰; 好久不见曰:久违; 请人原谅曰:包涵; 请人收礼曰:笑纳; 向人询问曰:动问; 表示谢意曰:多谢; 别人欲行曰:慢走; 请受邀请曰:赏光; 领受情谊曰:承情; 分手告别曰:回见; 晚上道别曰:晚安; 未能亲迎曰:失迎; 礼貌不周曰:失敬; 要求回信曰:赐复; 请人指教曰:赐教; 征求意见曰:不吝; 拜托答谢曰:有劳; 请人任职曰:屈就; 受人指教曰:叼教; 请主人别送行:止步; 自己作品给别人看:教正、斧正; 请求接受赠品曰:赏脸; 动问长辈年岁曰:高寿、贵庚; 有话对人说:打扰; 读者给编辑部:敬颂编安; 晚辈给长辈:顺颂安康; 长辈对晚辈:顺致安好; 平级机关间:特此函达; “x x”之交 杵臼之交:交友不分贵贱;(《聊斋》) 布衣之交:普通百姓间的交往;(《廉蔺列传》) 莫逆之交:彼此情投意合;(《北史》) 刎颈之交:即使掉脑袋也不变心;(《廉蔺列传》) 再世之交:与人父子两代都结成朋友; 忘年之交:不计年岁长幼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往; 竹马之交:幼年男女之间的交往; 君子之交:看似平淡重在道义的朋友; 车笠之交:不以贵贱而异的朋友; 忘形之交:彼此以心相许不分形迹; 金石之交:交谊深厚、如金石般坚固; 金兰之交:友情契合,如同兄弟; 平昔之交:往日结交的朋友; 肺腑之交: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 贫贱之交:贫困时结交的朋友; 诗文之交:以诗文往来结交的朋友; 石交:交谊坚固; 款交:以真情相待。 “x x”之年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尚在襁褓,初知发笑,(婴幼儿); (2~3岁) 龆龀(tiáochèn):儿童换牙,长出新牙,(七八岁间); 髫年:女孩七岁 龆年:男孩八岁 垂髫:童子未冠,头发下垂谓之龆; 总角:角,小髻。总,束发上分,人之童年;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礼记》“人生十年月幼学”; 豆蔻:“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女子十三四岁; 舞勺之年:13~15 舞象之年:15~20 金钗之年:12岁(女孩) 及笄:《礼记》“女子十又五而笄”(结发为笄,表成年); 束发:男孩成童,束发为髻; 破瓜(碧玉年华):瓜拆开为“二八”,二八相加或相乘,谓女子十六或六十四岁; 桃李年华:20岁(女) 花信年华:24岁(女) 弱冠:《礼记》“二十曰弱冠”。男子二十结发加冠,体且未壮。 而立:《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成立:“成立之年,便增妻孥之累”,人之成年; 不惑:《论语》“四十而不惑”(明辨不疑)。 强仕:《礼记》四十曰强仕; 知非:《淮南子》“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人之五十; 天命:《论语》“五十而知天命;” 及艾:《礼记》“五十曰艾”(发白如艾); 杖行:《礼记》“五十杖于家” 耆艾:《礼记》“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人之五六十岁; 花甲:人之六十; 耳顺:《礼记》“六十而耳顺”(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 垂老:《垂老别》,人之将老; 桑榆:《后汉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天黄昏,喻人之将老); 耆老:《国语》“六十曰耆,七十曰老,”人之六七十岁; 古稀: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 迟暮:杜甫“迟暮少寝食,”人之将老; 皓首:《后汉书》“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眉寿:《诗经》“此为春酒,以介眉寿”(秀眉,寿者相称,人之长寿。 风烛:风中之烛、随时可灭,人之残年。 耄耋:“七耄八耋”,人之七八十岁; 鲐(tái)背:“九十鲐背”。 白寿:“白”为“百”缺一,人之九十九。 寿民:“清代称百岁老人为寿民”。 期颐:《礼记》百年曰期颐。 上一篇: 老来方知志难酬(诗画)
下一篇: 高中英语常考短语例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