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社会影视欣赏听歌赏曲看书听书对外汉语健身养生特殊教育国学文化家教处方相声小品生活妙招学习方法百家讲坛民俗礼仪形象管理中外旅游解难答疑在线查询体育课堂学前语文学前数学学前英语学前百科科学自然礼仪教育体育游戏安全教育学前美术音乐舞蹈行为习惯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百科小学信技小考语文小考数学小考英语小学作文小英作文小学音乐小学道法小学美术小学体育小学写字小学科学试听课程课外语文小学课本小学资料劳动技术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生物初中道法初中历史初中地理初中信息初中科学初中作文初中音乐初中美术初中体育初中朗读中考复习初中资料初中课本高中语文高中数学高中英语高中物理高中化学高中生物高中思政高中历史高中地理高中朗读高中作文高考语文高考数学高考英语高考物理高考化学高考生物高考思政高考历史高考地理通用技术高中资料高考更多电子课本高中音乐计算机系药学专业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电气自动临床医学法学专业法律专业行政管理财务会计工商管理物理专业数学专业美学专业小语种系生物工程园林专业化学专业园艺专业网络通信通信工程历史专业中文专业旅游餐饮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社会科学哲学专业人力资源公共关系广告传媒大学更多艺考声乐艺考舞蹈艺考器乐艺考表演艺考美术艺考书法播音主持艺考乐理文学朗诵声乐舞蹈影视欣赏艺考摄影艺考编导艺考问答

《不忘初心》的出处与含义

来源:中华大课堂浏览数:6313 

  “不忘初心”一词,目前已知最早出自唐代白居易《画弥勒上生帧记》:“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意思是说时时不忘记最初的发心,最终一定能实现其本来的愿望。“不忘初心”在佛教中流传甚广,如星云大师把他的一篇日记命名为《不忘初心》,他甚至以“不忘初心,不请之友,不念旧恶,不变随缘”来勉励大众,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初心,又称“初发心”,来源于《华严经》。初心是菩萨修行的开始,觉悟成佛是菩萨修行的结果,初心与正果是密不可分的。华严宗四祖澄观《华严经疏》解释说:“初心为始,正觉为终。”《大方等大集经》也讲菩萨“心始心终”,所谓“心始”即初发心。从最初的发心到最终的成佛,此心是不变的,所以《华严经》主张初发心即成正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说法即从此演化而来。
       而佛教中讲的初心,其实也与中国文化中儒家、道家所说的赤子之心是一致的。《孟子·离娄下》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人就是德行高洁、人格伟大之人,他们像初生的婴儿一样,具有率真、淳朴之心。《道德经》也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这里形容德行高尚的人,就像婴儿一样,不加伪饰,纯任自然。赤子之心后被引申为忠诚爱国、救民济世之心。所以佛教的初心,就是儒家、道家的赤子之心。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在与中国固有文化碰撞、融合、吸收过程中成功实现了中国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19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党员干部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行动指南。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