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社会影视欣赏听歌赏曲看书听书对外汉语健身养生特殊教育国学文化家教处方相声小品生活妙招学习方法百家讲坛民俗礼仪形象管理中外网游知识问答在线查询体育课堂学前语文学前数学学前英语学前百科科学自然礼仪教育体育游戏安全教育学前美术音乐舞蹈行为习惯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百科小考综合小考语文小考数学小考英语小学作文小英作文小学音乐小学道法小学美术小学体育小学写字小学科学试听课程课外语文小学课本小学资料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生物初中道法初中历史初中地理初中信息初中科学初中作文初中音乐初中美术初中体育初中朗读中考复习初中资料初中课本高中语文高中数学高中英语高中物理高中化学高中生物高中思政高中历史高中地理高中朗读高中作文高考语文高考数学高考英语高考物理高考化学高考生物高考思政高考历史高考地理通用技术高中资料高考更多电子课本计算机系药学专业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电气自动临床医学法学专业法律专业行政管理财务会计工商管理物理专业数学专业美学专业小语种系生物工程园林专业化学专业园艺专业网络通信通信工程历史专业中文专业旅游餐饮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社会科学哲学专业人力资源公共关系广告传媒大学更多艺考声乐艺考舞蹈艺考器乐艺考表演艺考美术艺考书法播音主持艺考乐理乐理乐器声乐舞蹈影视欣赏艺考摄影艺考编导艺考问答

2022高考命题最新趋势

来源:中华大课堂浏览数:8380 

近日,《中国考试》公布了2022年高考命题导向,给考生们的备考指明了方向。一起来看看详情吧!

一、2022高考命题最新趋势

1.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价值导向与试题形态创新

关键词: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写作指令,命题理念

摘要: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更为凸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内核、以“三大文化”为载体的价值导向。

在这一价值导向下,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建构真实的交际语境,优化提示性材料、写作指令与具体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进行复杂的、创造性的表达。

面向新时代,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应进一步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凸显价值引领功能;同时应创设更为复杂的文化情境与更为真实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文化现象背后的价值导向。

2.高考思想政治试题对“四史”学习教育的考查及教学启示

关键词:“四史”学习教育,思想政治试题,思想政治课,考教融合

摘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学习教育不仅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时,既要符合学生学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又要符合社会、国家发展对思想政治课提出的客观要求。

在命制高考思想政治试题时,要在把握“四史”学习教育要求基础上,以“四史”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融入“四史”学习教育内容时,要把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水平、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作为重点。

3.高考思想政治试题对生态文明素养的考查及教学启示

关键词:思想政治试题,考教融合,思想政治课,生态文明素养

摘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对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为落实这一要求,需要通过考教融合,以考促教,以教促学。对近些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进行分析发现,通过设置试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生态伦理观,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生态文明认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生态行为习惯。

对教育教学的启示是:

(1)在观念层面,坚持立德树人,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目标;

(2)在内容层面,以高考试题为引领,拓展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3)在方法层面,构建协同机制,凝聚生态文明教育力量。

4.高考英语试题对劳动教育的渗透及教学启示

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价值观

摘要:深入分析高考英语试题对劳动教育的渗透,有助于引导高中英语教学落实劳动教育。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通过展现劳动过程、创设劳动语境、呈现创造性劳动、讲述环保故事、渗透劳动文化、描述人物事迹渗透劳动教育,旨在使学生增长劳动知识、培养公民意识、提升创新思维、增强劳动价值感、认同劳动价值、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高考英语试题对高中英语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启示是:

(1)拓展听力语料中人物的社会身份,扩展学生对劳动关系的认知;

(2)拓展阅读语境中的劳动范畴,挖掘阅读语篇的育人价值;

(3)融劳动教育于写作教学之中,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

二、高考命题日渐灵活

此前,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到:

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

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以后的高考将会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无论是数理化或者是文史类的考试,均会设置开放性、灵活性较强的题目。

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埋头苦读、死记硬背的模式来学习、来备战2022年高考,且在思维上仍然是不擅长变通,显示是不太现实的,在以后的各种模拟考以及高考中将会极度不适应。

另外不得不提的还有:2022年高考仍然是没有对应的考试大纲。据教育部在此前发布过的通知中就曾明确:自2020年起,不再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生如需了解试卷结构与考试内容,可沿用2019版《考试大纲》。

也就是说,无论是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或者是沿用旧高考模式的省份,唯一可参照的仅有2019版的考试大纲。这也就意味着,备考范围相对较大。如何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复习与掌握不同难度的内容,也是个棘手的问题。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