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东西”指代事物的由来来源:中华大课堂浏览数:6387次
东西”既可以指方位,又可以指代事物。可是同样能指代方位的“南北”却不能指代事物,比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说“买东西”,如果说成“买南北”,那可能就要闹笑话了,或者让别人听不懂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与汉字的原意有关 1、东,是一个象形字。 甲骨文像两头扎起来装了货物的一个大口袋,表示古人出远门时携带的用布和木棍包扎起来的行囊。金文多了许多线条,就更像口袋装满了东西。如今我们写的楷体“东”则是从小篆演化来的。可能随着“东”字在不同时代写法的改变,使得它看起来像“日”和“木”组成的字。透过树枝,可以看见初升的太阳,这就是东方。 “东”作为方位非常重要。古时主人之位在东,宾客之位在西,所以称主人为“东家”或“东道主”。如果宴请别人,主人的宴请行为就会称为“做东”。 “东风”也用来指代非常重要的事物,《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中就这样写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西”字也是一个象形字。 甲骨文的“西”展现的就是一个鸟巢的形状,就是鸟在巢中栖息的意思。金文与甲骨文相似,到了小篆,就变成了一只鸟蹲坐在巢里的样子。因为太阳西下,倦鸟归巢,太阳又在西边落山,所以“西”就假借成了“西方”。便在原来的“西”字左边加上一个“木”字旁表示鸟儿的栖息。 刚才我们提到“东”为主位,所以在古代,皇宫中的后妃,皇后最为尊贵住在东宫,其他妃嫔则住在与东相对的西宫。 3、“南”是也个象形字。 甲骨文中的“南”就像个大钟的形象,钟在古代是一种用于演奏的乐器,所以“南”也表示乐器。到了小篆,“南”则上面表示草木蓬勃生长的样子,下面表示长得结实,草木向着太阳的方向,就是长得结实、茂盛,所以“南”就成了一种向阳方位的指称,与“北”相对。 4、“北”是会意字。 甲骨文像两个人背靠背的样子,本义是“后背”或“相背”,有“违背”的意思。金文和小篆与甲骨文大体相似,后来写成我们今天的楷体“北”。 因为“北”有“后背”的意思,古人就想到两方大战之时,失败一方要逃跑,逃跑的时候背对敌人,所以“北”还引申为 “失败”的含义,今天我们还在用的一个词“败北”就是这么来的。 后来,这个字被假借为表示“北方”,所以就在“北”的下边加上表示肢体的“月”,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写的“后背”的“背”字。 讲完了东西南北,让我们再一起来想一想最初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可以说买“东西”,不可以说买“南北”呢? 原来“东”是包裹,“西”是鸟巢,都可以用来装东西。而“南”是大钟,“北”是后背,都没法装东西。所以,人们就用“东西”来指代事物了。 中国的文字自产生以来,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文、草书、楷书的演变过程。所谓“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数千年来,汉字在历史的长河中奔流涌动,字形虽然在不断变化,但是内涵从未改变。所以同学们今后再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字义、词语的时候,不妨查找书籍,了解汉字的造字本源你就会豁然开朗哦! 二、受自然环境影响所致 远古时期,人类对事物的一切认知都源于自然,其中就包括了最基本的昼夜更替、日月轮换。古人发现,太阳和月亮都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这是最早的一个事物的概念,所以“东”和“西”就成为了万物的起源,自然就用“东西”指代“物品”了。 除此之外,中国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东西”这一说法的起源。如果发现一个规律,那便是中国的两条大川河流——黄河和长江都是“东西”横向。 华夏民族最早起源都是长江黄河流域,受“东西”的观念影响远比“南北”的观念要长远和深厚。如果要指代一个事物的泛称,那么“东西”更有一种“广阔”之感在其中。不仅是“东西”,比如说“东奔西走”、“东拼西凑”,也是这样的含义。有关于地理环境和“东西”的联系,还有另一种说法。 随着人类开始适应外部环境,他们也会根据外部环境进行一定生存调整。水源对古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现代那么多设施和工程,临水而居是古人对居所的第一要义。而中国的地势大多数西高东低,也就是说西边多山,东边多平原,河流通常是由西向东而流,这就决定了部落规划的布局。西边高山上有许多自然产物,如野生动物、树木等物品,东边地势平坦,又是河流汇聚的下游,所以多数都是市集。 所以“西”就成了物品交换前的所在处,“东”就成了物品交换后的所在处,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东西”的统称。从“东”、“西”二字的汉字形成,也可以看出和“物品”有关系的端倪。 三、与古代的商业规则有关 在古代,城市规划有着非常严格的布局,“坊”和“市”是要分开的,在汉唐时期,市集是分成东西南北四个聚集地的。 最重要的市集就是东市和西市,而这和古代建筑风水文化也有关系。除了地理环境的影响外,风水中流行着“坐北朝南”的说法。既然房子都是坐北朝南,那么市集的方位自然都会在房屋的东西两边,更方便逛街选购,就使得东西市集更为重要。从分类方面也可以看出,东西市也比南北市卖的商品更为流行和重要,这从一首耳熟能详的互文能看出。 想必许多人都听说过《木兰辞》中的一句话:“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被认为是南北朝或者隋唐时期的出品,可以体现出当时东西南北市所卖的分类的区别。 在唐代,东市主要是服务于上层社会,会贩卖一些奢侈品,比如说《木兰辞》的骏马,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就是跑车。而西市则是贩卖一些舶来品,主要是丝绸之路带来的,多数都是胡货,也就是胡人贩卖的商品。 《木兰辞》中的鞍鞯就是马鞍及马鞍下的垫子,这种物品对以游牧为主的胡人来说,是必需品,所以也是必须的精品。南市和北市则是贩卖一些批发用品或者是土特产,《木兰辞》中的辔头就是马鞍上用的绳索,而北市的长鞭也不是武器,而是用来驱使马用的,都是配件,价格不贵。 当然,从相关研究表示,“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只是一种概称,形容四处买东西的样子。但是作者这样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东西南北市的市集特点。 在之后的朝代,中国的贸易范围越来越广,就延伸出来了“东洋”和“西洋”的概念。到了明朝,许多国外的货品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明代的张燮写的《东西洋考》中就说过:“西产多珍,东产多矿”,后来演变成了“东矿西珍”,最后引申为“四方物产”,也就是“商品”。意思就是说这些“东洋货”、“西洋货”的名词,在口口相传中,简化成了“东西”二字。 有学者考究过,宋朝以前的文献中,“东西”一词指代物品的频率不如“物品”。 在明清时期,“东西”才被确定成为“商品”的代名词。明朝嘉靖年间的苏祐所著的《逌旃璅言》中明确指出:“世称钱物为东西。”有趣的是,苏祐在之后还添加了一句:“意盖乡语相传有自来矣。”意思是:“东西”这个词指代“物品”的来源是家乡话传去传去的结果。这就和上述所说“动使得误传”的版本对上了。 四、与五行术数有联系 朱熹作为儒学的集大成者,为中国的哲学体系提供了不少思想,最知名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据传,一次他在教一些小孩的时候,看到学生们上课不认真听讲,于是决定提一个有趣的问题,让他们的注意力回到课堂上。 朱熹问道:“大家知道,为何叫‘买东西’不是‘买南北’呢?”许多孩子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但他们抓耳挠腮都找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直到一个10岁的小孩站起来,一语道破说:“因为这个和五行术有关。按照五行术数来说,东代表木,西代表金,南代表火,北代表水。”这个小孩解释道,我们买东西通常都是用竹篮装着物品,竹篮自然是装不了水和火,但是可以装下金和木。 明代崇祯皇帝询问大臣周延儒同样的问题,但是周延儒的回答却全然不同。周延儒认为,南北代表水、火,通常做饭的时候向邻居借火借水,邻居一定会给的,因为这些不用钱。但是既然会“给”,就不是交易,自然就不能当做交易的物品对待了。 这个版本虽然有一些逻辑上的谬误,但是和上一个版本有异曲同工之妙,总结来说就是东西所指代的金木,是实物,是方便交易的。而南北所指代的水火,是虚物,是不方便作为交易对象的。 还有其他和五行相关的说法:东代表的木,意味着万物起始的生机;而西代表的金,古人鸣金有结束的意义。 而东西和阴阳五行挂钩的另一种解释,则是和四季更迭有一定的关系。众所周知,古代还有个类似于“东西”的说法,叫做“春秋”。“春秋”原本含义指的是“春季”和“秋季”,但后来统称为指代“一年”的时间。 原因在于春天代表万物之始,而秋天代表万物凋零。在阴阳五行中,东代表春,秋代表西,所以既然叫四季为春秋,那么叫万物为“东西”也能说得通。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受阴阳五行的文化影响很大。 但是阴阳五行的文化,还是源于古人对自然的规律研究而成的。确实,有另一个解释“东西”指代“物品”的版本,就和大自然的规律有着既定关系。 这么多版本,到底哪个版本才是真的?哪个版本只是道听途说呢? 其实从上面的诸多版本可以看出,各个解释“东西”的版本中都有互通的解释,甚至可以是因果关系。比如说阴阳五行和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大自然和建筑风水之间的关系,文字演变和大自然的关系。这些因素互相影响,或许才是“东西”一词的根本来源。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买东西要用‘东西’来指代”的解释会有这么多版本,因为这些都无法舍弃。这里也看出了汉字的词义解释确实是综合形成的产物,为现代人研究过去人们的思想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上一篇: 评书《薛家将》单田芳
下一篇: 芭蕾基本功教学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