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社会影视欣赏听歌赏曲看书听书对外汉语健身养生特殊教育国学文化家教处方相声小品生活妙招学习方法百家讲坛民俗礼仪形象管理中外旅游解难答疑在线查询体育课堂学前语文学前数学学前英语学前百科科学自然礼仪教育体育游戏安全教育学前美术音乐舞蹈行为习惯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百科小学信技小考语文小考数学小考英语小学作文小英作文小学音乐小学道法小学美术小学体育小学写字小学科学试听课程课外语文小学课本小学资料劳动技术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生物初中道法初中历史初中地理初中信息初中科学初中作文初中音乐初中美术初中体育初中朗读中考复习初中资料初中课本高中语文高中数学高中英语高中物理高中化学高中生物高中思政高中历史高中地理高中朗读高中作文高考语文高考数学高考英语高考物理高考化学高考生物高考思政高考历史高考地理通用技术高中资料高考更多电子课本高中音乐计算机系药学专业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电气自动临床医学法学专业法律专业行政管理财务会计工商管理物理专业数学专业美学专业小语种系生物工程园林专业化学专业园艺专业网络通信通信工程历史专业中文专业旅游餐饮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社会科学哲学专业人力资源公共关系广告传媒大学更多艺考声乐艺考舞蹈艺考器乐艺考表演艺考美术艺考书法播音主持艺考乐理文学朗诵声乐舞蹈影视欣赏艺考摄影艺考编导艺考问答

“中国”名字的由来

来源:中华大课堂浏览数:6440 

“中国”一词在历史上出现次数非常多,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里的“中国”指的并不是真正的国家,而是一种地域概念,在西周之后“中国”就被广泛使用,《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

西周的“中国”指的就是中原地区,战国诸子百家的文献中,“中国”屡见不鲜,古代中国,并没有国家性质概念,只是以朝代自称,强汉、盛唐两大王朝,对后世影响尤深。

“中国”一词的出现,正是中国古人的“天下观”的体现。人们把自己有限的生活空间理解为“家”,把归属的诸侯国认定为“国”,“天下”则是普天之下的地理想象,由中心向四方的发散开去,无限的扩大。对未知世界的地理和空间想象。

当然不同历史时期,国外对中国的称谓可谓五花八门,古罗马曾经称中国为“Tabgac(桃花石)”。还有称中国为“秦那斯坦”。“斯坦”是波斯语,波斯帝国在开疆扩土时,向中亚、西亚各国传播自己的文明,周边国家都被冠上了“斯坦”之名。“至于这种称呼到底怎么来的,专家认为来自梵音的“Cinastan”,这是中国前往印度求取佛经时,古印度对中国的称呼,不过在佛经当中,还有一种解释,叫“震旦”。佛经曰: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

历史上“中国”的范围,除了王朝之外,还应包括各民族建立的政权和部落。19世纪以来,“中国”则指我国的全部领土,与古代的不同。

真正以“中国”做为正式国名简称,是从一场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开始的。从这时起,“中国”才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正式名称。今天,“中国”已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组成的国家了,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上统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中国”(China)。

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年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871号